行業動態 | 國家已下達2023年度以工代賑中央投資109億元;河南289個專項債項目擬通過評審,計劃發債總額518.61億元

本周資訊要點速覽:
1、國家發改委:國家已下達2023年度以工代賑中央投資109億元 ;
2、財政部:6月全國發行地方政府債券8302億元 專項債券4962億元 ;
3、河南289個專項債項目擬通過評審,計劃發債總額518.61億元 ;
4、陜西:到2035年把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 ;
5、2023年度第一批三星級綠色建筑標識項目公布;
政策通知
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關于進一步抓好抓實促進民間投資工作努力調動民間投資積極性的通知》
7月24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對外發布《關于進一步抓好抓實促進民間投資工作努力調動民間投資積極性的通知》,國家發展改革委將在交通、水利、清潔能源、新型基礎設施、先進制造業、現代設施農業等領域中,選擇一批市場空間大、發展潛力強、符合國家重大戰略和產業政策要求、有利于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細分行業,鼓勵民間資本積極參與;組織梳理相關細分行業的發展規劃、產業政策、投資管理要求、財政金融支持政策等,向社會公開發布,幫助民營企業更好進行投資決策。
2023年度第一批三星級綠色建筑標識項目公布
近日,住房城鄉建設部組織開展了2023年度第一批三星級綠色建筑標識項目申報工作。經項目單位申報、省級住房城鄉建設部門推薦、住房城鄉建設部組織專家評審并向社會公示,確定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工程等8個項目獲得三星級綠色建筑標識。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就6項標準公開征求意見
近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就6項標準公開征求意見,包括國家標準《零碳建筑技術標準》《城市軌道交通結構抗震設計規范》《城市軌道交通車輛轉向架通用技術條件》《城市軌道交通自動售檢票系統技術條件》《城市軌道交通車站站臺聲學要求和測量方法》,行業標準《住房公積金服務標準》。意見反饋截止時間為2023年8月18日。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就6項標準公開征求意見
近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就6項標準公開征求意見,包括國家標準《零碳建筑技術標準》《城市軌道交通結構抗震設計規范》《城市軌道交通車輛轉向架通用技術條件》《城市軌道交通自動售檢票系統技術條件》《城市軌道交通車站站臺聲學要求和測量方法》,行業標準《住房公積金服務標準》。意見反饋截止時間為2023年8月18日。
四川:到2027年,使成都初步形成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7月25日,中共成都市委印發《關于堅持科技創新引領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決定》,明確到2027年,成都市創新發展綜合優勢顯著增強,科技成果本地轉化能力有效提升,科技創新成為支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引擎,初步形成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債券管理
財政部:全國地方政府債務余額377999億元 控制在全國人大批準的限額之內
據財政部消息,2023年6月,全國發行新增債券4814億元,其中一般債券776億元、專項債券4038億元。全國發行再融資債券3488億元,其中一般債券2564億元、專項債券924億元。合計,全國發行地方政府債券8302億元,其中一般債券3340億元、專項債券4962億元。截至2023年6月末,全國地方政府債務余額377999億元,控制在全國人大批準的限額之內。其中,一般債務148608億元,專項債務229391億元;政府債券376341億元,非政府債券形式存量政府債務1658億元。
河南289個專項債項目擬通過評審,計劃發債總額518.61億元
7月28日,河南省財政廳公示2023年第二批通過發行資料評審的專項債券項目,共289個,計劃發債總額5186130萬元。公示時間為2023年7月28日~2023年8月1日。其中,涉及鄭州市12個項目,包括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二期工程(心血管病房樓)、鄭州財稅金融職業學院新建工程、鄭州藝術宮升級改造項目、鄭州市貨站街(東明路-鳳翔路)等三條路老舊供水管網改造提升工程、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生物醫藥大健康產業園(一期)基礎設施項目、侯寨老鎮區安置區(16-012-K08-08地塊)新都佳苑工程、金水區冷鏈物流配送中心建設項目等。此前5月12日,河南省財政廳公示2023年第一批通過發行資料評審的專項債券項目,共計288個,合計發債規模512.5億元。
萬科20億元公司債券將于7月31日在深交所上市
7月28日,萬科企業發布公告稱,2023年面向專業投資者公開發行公司債券(第一期)(品種一),符合深交所債券上市條件,將于7月31日起上市,面向專業投資者中的機構投資者交易,交易方式包括匹配成交、點擊成交、詢價成交、競買成交和協商成交。本期債券簡稱”23萬科01″,債券代碼148380。發行總額20億元,期限3年,固定利率3.1%,按年付息。
取消非資本類債券發行許可,給企業經營更多靈活性
7月21日,剛剛完成省市兩級派出機構統一掛牌工作的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布了擬修訂的《非銀行金融機構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辦法》的征求意見稿。此次征求意見稿,就明確簡化了債券發行和部分人員任職資格審批程序。比如,把AMC等四類公司發行非資本類債券審批、AMC財務部門和內審部門負責人任職資格等,從事前核準,改為事后報告;對要求更嚴格的資本類債券,則可實施“一次批準、24個月內分批發行”儲架發行機制。盡管在征求意見過程中,一些細節問題可能還有調整的空間,但落實這些具體舉措,無疑都能讓企業獲得更多的經營靈活性,市場也會因此增添發展活力。
淄博市財政局啟動專項債券項目資金績效重點評價工作
日前,淄博市財政局啟動專項債券項目資金績效重點評價工作,共評價17個項目,涉及債券資金45.11億元,占債券發行額33.7%。 市財政局堅持制度先行,制定《2023年淄博市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項目資金績效重點評價工作實施方案》,科學選取項目,建立覆蓋項目決策、管理、產出、效益的全周期評價指標體系,并根據工作需要,將以往年度43個評價指標擴充為52個。
山西焦煤成功發行山西省和煤炭行業首單科技創新可交換公司債券
7月27日,山西焦煤2023年面向專業投資者非公開發行科技創新可交換公司債券(第一期)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成功發行,發行規模25億元,債券期限3年。本次債券為山西省首單科技創新可交換債券,也是煤炭行業首單科技創新可交換債券,具有科技創新屬性。
投融資
國資委:上半年我國地方國企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6.7%
7月25日,國務院國資委在京舉行“地方國資委負責人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研討班”。有關負責人表示,1月至6月,我國地方國資委監管企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不含房地產)2.5萬億元,同比增長6.7%。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國資國企擴大有效投資的主攻方向之一。今年上半年,湖南、四川等地持續加大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術、生命健康、高端裝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優勢特色產業投資布局力度。
國家發改委:國家已下達2023年度以工代賑中央投資109億元
7月2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消息,截至目前,國家發展改革委已聯合財政部共下達2023年度以工代賑中央投資109億元,帶動地方各類資金27億元,支持地方實施以工代賑項目2710個。項目實施后,將發放勞務報酬超過30億元,吸納帶動項目地農村群眾30萬人實現就地就近就業。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截至6月末,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總資產406.2萬億元,同比增長10.5%
7月27日發布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總資產406.2萬億元,同比增長10.5%;保險公司總資產29.2萬億元,同比增長9.6%。6月末,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良貸款率1.68%,同比下降0.08個百分點,銀行保險機構流動性保持平穩。
安徽文旅投融資洽談活動現場簽約136.7億!
7月28日,安徽文旅推介暨項目投融資洽談活動在合肥成功舉辦。淮北市大唐發電廠冷凝塔演藝項目、亳州市蒙城縣康強游樂園項目等17個文旅項目現場簽約,簽約金額達136.7億元。此次安徽文旅推介暨項目投融資洽談活動規模之大、規格之高,創歷次之最。來自上海、浙江、江蘇等10余個省市的100多家重點文旅企業、商協會、投融資平臺機構共300多人參加活動。
城投動態
城投債市場回暖可期!降級現象趨于減少,強者恒強局面沒有改變
據公開信息顯示,上周信用債發行公告中披露的公司債和企業債發行總額608.38億元,比上周增加175.28億元,但發行集中在高等級城投品種,其中AAA發行額494.5億元,占比接近82%。隨著城投債市場風險的逐步暴露,財聯社注意到今年外部評級機構對于發債主體評級的調整趨于樂觀。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2023年上半年,信用主體調高評級55家,調低評級45家,與2022年同期相比,上調相對增多(2022年僅14家)、下調相對減少(2022年77家),評級上調的增幅高于評級下調,整體現象與2021年和2022年下調評級數超上調評級數表現相背離,城投債市場開始逐步回暖。海通國際表示,2023年國內信用債市場估算年化邊際違約率0.15%,明顯低于往年水平,新增違約主體中,企業性質仍以民營企業為主,地產行業較為集中。從違約率測算結果來看,預計今年違約率或繼續走低,但仍需警惕個別板塊偶發技術性違約、非標商票逾期等帶來的相關債券估值波動影響。
區縣城投“報表意識”增強 未來經營強調“有效性”
在債務結構方面,2022年短期債務占比超30%的共有42家城投公司,相較于2021年增加了4家,主要分布在江浙兩地,江蘇18家、浙江14家。其中,短期債務比超30%的AAA城投公司僅有兩家,占AAA城投公司總數的15.38%,AA+城投公司35家,占總AA+城投公司數的47.95%,AA城投公司5家,占總AA城投公司數的50%。隨著政策端向提振縣域經濟發展、推動城鎮化進程傾斜,區縣城投發展明顯呈現向好趨勢。不過,從資產規模排名前100位的城投來說,尚存在短期債務壓力趨緊、流動性不足等情況。對此,不少區縣行業人士認為,城投除了應該加強財務報表管理,從數據中強化對城投公司投融資、運營的“有效性”提升。
鄉村振興資訊
民政部、農業農村部召開全國性社會組織、東部省社會組織與160個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結對幫扶工作推進會
7月28日,民政部、農業農村部(國家鄉村振興局)召開全國性社會組織、東部省(直轄市)社會組織與160個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結對幫扶工作推進會。會議強調,堅持量力而行、盡力而為,在弄清160個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需求的基礎上開展精準對接,是社會組織參與結對幫扶取得實效的前提。一方面,立足當下,社會組織要把鞏固拓展好脫貧攻堅成果作為最迫切任務,聚焦重點地區、聚焦重點群體開展多樣化產業、就業、消費幫扶,助力政府守住“底線”,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另一方面,立足長遠,社會組織要全面推進鄉村“五大振興”,特別是要在助力鄉村發展高質量產業、推進鄉村建設、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方面多做文章、多下功夫。會議要求,要借鑒浙江“千萬工程”經驗,用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謀劃項目、推進工作,絕不能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爛尾工程”。要強化工作責任,推動參與幫扶的社會組織與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原則上于8月31日前簽約。要完善對接平臺,實現規劃政策、發展需求、項目對接等信息共享,促進社會組織資源供給與幫扶地區發展需求精準有效對接。
國家部署高質量完成東西部協作和定點幫扶年度目標任務
全國東西部協作和中央單位定點幫扶工作現場會7月26日至27日在內蒙古興安盟舉辦。劉煥鑫在會上表示,在產業幫扶上,要進一步探索推廣共建產業園區、共建開發開放平臺、共同開展招商引資等方式,更加突出產業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在消費幫扶上,要進一步強化市場導向,借助東部地區和中央單位穩定的消費能力和成熟的銷售渠道,助力脫貧地區緊緊圍繞市場需求來發展生產、優化品種、提升品質、打造品牌、擴大規模,形成穩定的產銷關系。在動員社會力量參與上,要進一步創新平臺載體,探索建立完善社會力量參與激勵機制和資源籌集、配置、使用、監管機制,動員更多企業、社會組織、公民個人參與,凝聚社會合力。
農業農村部推廣全國農墾糧油等主要作物20項高產高效技術 助推大面積提高單產
近日,農業農村部農墾局發布《全國農墾糧油等主要作物20項高產高效技術及模式》,旨在通過先進技術模式推廣,提高農墾單產水平,并帶動地方單產水平提升。全國農墾糧油等主要作物20項高產高效技術及模式由農業農村部農墾局、中國農墾經濟發展中心征集遴選,涵蓋大豆、玉米、小麥、水稻、油菜、棉花、甘蔗等主要農作物,涉及良種良法配套、精量播種集中育秧、栽培技術模式集成、水肥高效利用等重要生產環節和重要生產設施。這20項技術及模式已在許多墾區廣泛應用推廣,成為當地提高單產水平的主導技術及模式,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農業農村部公告推廣17個水產新品種
近日,農業農村部印發《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公告第687號》,公布羅非魚“百容1號”、羅氏沼蝦“數豐1號”、櫛孔扇貝“蓬萊紅4號”、海帶“海農1號”等17個經全國水產原種和良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通過的水產新品種。截至目前,農業農村部已公告283個水產新品種,為有力推進水產種業振興、水產養殖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種源保障。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進一步加大種質資源保護利用,強化種業創新攻關,完善商業育種機制,做精做好水產種業。
陜西:到2035年把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
7月26日,陜省農業農村廳等五部門日前共同印發《關于高質量建設高標準農田的十條措施》,通過體制機制創新,加快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提升建設質量和工程效益,確保到2035年把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措施》明確,要提高建設標準,以提高耕地地力0.5個等級以上為目標,按照“旱澇保收,高產穩產”要求,分區域、分類型確定建設標準,足額落實相應地方配套資金,力爭用2年至3年時間,使我省高標準農田建設標準有明顯提升,真正建成遇旱能灌、遇澇能排、高產穩產的高質量高標準農田。
河南沁陽:“陶鄉窯火”助力鄉村振興
7月27日,制陶藝人在盆窯村的家庭作坊里制作黑陶產品。河南省沁陽市山王莊鎮盆窯村燒制黑陶歷史悠久,2009年盆窯黑陶制作技藝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21年該村被公布為河南省第六批傳統村落。近年來,當地以打造“盆窯黑陶小鎮”項目為引領,通過“公司+家庭作坊+農戶”的經營模式,帶動全村450多戶從事黑陶制造加工,黑陶產業年產值達5000余萬元,“陶鄉窯火”成為助力村民增收致富的鄉村新風景。
農發行河南省分行召開年中工作會議 積極服務鄉村振興
7月26日,農發行河南省分行召開2023年年中工作會議,回顧前一階段主題教育開展情況,總結上半年工作,分析面臨形勢,安排部署下一階段主題教育和重點工作。2023年以來,農發行累計投放各項貸款442.63億元,為服務河南鄉村振興和建設農業強省作出了積極貢獻。下一步,農發行要以更大力度服務城鄉融合發展。統籌推進“四水同治”,積極支持農田水利、防洪排澇等水利項目;重點支持交通強省戰略,打造“服務農村路網的骨干銀行”品牌;深入落實“投融建運管”一體化要求,全力推進支持高標準農田建設和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把提升服務國儲林建設擺在重要位置,全力對接支持;探索支持人居環境改善、村莊活力激發、美麗業態發展、農民收入增長有機結合;持續加大對縣域城鎮化補短板強弱項等基礎設施建設信貸支持力度。
新聞來源:網絡,由德泓咨詢整理發布;
版權聲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德泓咨詢僅作分享使用,如有侵權,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