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泓觀察 | 2023基建領域十大關鍵詞回顧(中)
五、化債
長生劍:天上白玉京,五樓十二城。仙人撫我頂,結發受長生。
長生劍源自李白《經亂離后天恩流夜郎憶舊游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中“天上白玉京,十二樓五城。仙人撫我頂,結發受長生。”,其后蘇軾的《過大庾嶺》也有“浩然天地間,惟我獨也正,仙人撫我頂,結發授長生。”
今年7月政治局會議提出“一攬子化債方案”后,此次化債的力度、進度、效果和各方重視程度都更具針對性,目前通過各個化債措施的落地,已經顯著的緩解了地方債務風險。與2015年、2018年和2021年前三輪化債的總體原則不同的是,此次化債,不再單純追求隱性債務總量或余額清零,而是“以時間換空間”作為基本原則,通過金融展期等方式,保證利息滾續,防止系統性風險的發生,實現風險總體可控的目標。
本次一攬子化債措施的一個重要手段就是特殊再融資債券為主的債務置換,特殊再融資債券的核心是使隱性債務顯性化,今年9月底以來,合計20個省份和地區,已經發行的特殊再融資債券金額超過1.3萬億元。除了特殊再融資債券之外,今年四季度發行的萬億國債,由于全部通過轉移支付安排,本息由中央承擔,也有效緩解了地方債務的壓力。但長遠看,特殊再融資治標不能治本,解決隱債的核心還是需要通過城投轉型增強自身的造血能力。
六、城投轉型和3899名單
離別鉤:最好的相聚是別離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有時候分離是為了更好的相聚,正如有時候撤退也是為了積蓄更多的力量。一心想當漢中王的劉邦,拿下咸陽后又迅速撤退,才實現了日后大漢天子的蛻變。
十月份以來,一份國辦密發的“某文”攪動了城投轉型的一池春水,根據這份文件的核心精神和沸沸揚揚的3899借新還舊名單,未來列入名單的城投,融資的屬性將受到嚴格的約束,只能借新還舊。可以說上了這個名單上的城投就被戴上了融資的腳鐐,以后只能對存量債務做出化解。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由于城投信仰的根深蒂固,列入名單的城投企業反而又有了一種黃袍加身的金邊認證,市場對其的認可度有可能不降反升。
但是無論怎么變化,各方都認可的一個共識就是未來的城投轉型已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在化債的大背景下,未來城投轉型的核心在于理順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其路徑大致有:
1、建筑工程:對于城投來說,本身“委托代建”已經是駕輕就熟的工作,向建筑工程企業轉型的話,向上可以賺取施工利潤,向下可以增強運營能力,提供物業和停車場管理等服務。
2、公用事業轉型:憑借相關資源和政策的傾斜,城投向供、水、電、熱、氣等公用事業轉型本身具有諸多便利。但是,按照PPP新機制的要求,項目采用特許經營模式的話,城鎮供水、供氣、供熱項目、污水處理、管網項目,民營企業原則上占股不低于35%。
3、向商業、產業、地產、投資類等經營性業務轉型:城投企業本就是產業園區建設的主力軍,而房地產下行期間,城投又積累了大規模的土地資產,向房地產、產業、商業領域延伸,城投本身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
七、投資人+EPC+O
太極:圓融貫通 虛實相濟 手撥云霧呈天日,陰陽運動踏平川
“無忌,我教你的還記得多少?”“回太師傅,我只記得一大半”“那,現在呢?”“已經剩下一小半了”“那,現在呢?”“我已經把所有的全忘記了!”“好,你可以上了…”今年城中村改造、城鎮化改造、鄉村振興等項目加速實施后,各地都尋求開展將公益性項目和經營性項目打包實施的片區綜合開發模式。而“投資人+EPC+O”的模式無疑成了首選。其實“投資人+EPC+O”的源起是規避《政府投資條例》對“施工單位不得對政府投資項目墊資實施”的硬性規定,以及當前對于防范違規隱債、BT方式舉債、政府擔保等違規行為的現實需要,才應運而生。根據招投標法相關條例,“投資人+EPC+O”模式下,是可以實現招引投資人和工程招標“兩標并一標”的。在此模式下,無論實施主體還是第三方擔保都是市場化的企業平臺,體現的是企業作為投資人自擔風險的投資行為。作為投資方自然要承擔項目融資的責任,也順理成章地規避了政府投資條例對墊資施工的限制。市場上對于真假“投資人+EPC+O”的項目一直有爭論,但是真的“投資人+EPC+O”的底層邏輯一定是能夠實現收益自平衡的項目。既然是投資人投資,投資目的一定是要獲取相應的經營利潤的,也就是說只有項目具有經營性且能實現項目收益自平衡,后期才不會產生政府財政補貼,才能從根本上規避隱性債務的嫌疑。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德泓咨詢”的所有內容,版權均屬德泓咨詢平臺所有。如需轉載開白,請在相應文章下方留言并附上轉載方的公眾號ID,轉載時需在文章開頭注明正確的來源和作者。文中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