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泓智庫 | 水利領域可申報的四大資金類型
水利基礎設施建設作為國家戰略實施的重要支撐,其資金申報工作具有較強的政策性與專業性。本文基于最新政策文件與實踐案例,系統梳理地方政府專項債券、中央預算內投資、超長期特別國債及水利發展資金四大類資金的支持方向與申報要點。 一、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準公益性項目的市場化融資基石 (一)政策框架與支持范疇 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采用 “正面清單 + 負面清單” 管理模式,根據國辦發〔2024〕52 號文件,水利項目被明確納入正面清單,且允許專項債券用作項目資本金,省份可用作資本金的規模上限由 25% 提升至 3…
-
德泓智庫 | 低空經濟資金申報指南:中央預算內資金、超長期特別國債、專項債
在當今經濟發展格局中,低空經濟以其輻射面廣、帶動能力強、附加值高的特性,成為未來數十年我國經濟增長的關鍵驅動力之一。本文將深入剖析低空經濟資金申報的關鍵要點,包括中央預算內資金、超長期特別國債以及地方政府專項債的項目謀劃方向與申報策略。 一、低空經濟概述 低空經濟是以1000米以下空域(根據實際需求可擴展至3000米)為活動范圍,以有人駕駛和無人駕駛航空器(如無人機、直升機、eVTOL等)為載體,通過低空飛行活動牽引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綜合性經濟形態。其核心組成部分主要包括硬件、軟件以及應用三個層…
-
德泓智庫 | 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用作資本金的演變歷程
一、政策法規依據 二、資本金制度概述 自1996年實施資本金制度以來,至今已歷經29年。其主要適用于各類經營性投資項目,要求項目必須先行落實資本金方可啟動建設,而公益性投資項目則不納入此制度范疇(國發〔1996〕35號),其核心目的在于借助資本金撬動經濟發展,如同購房首付比例的設定,對項目融資架構產生關鍵影響,更是衡量項目投資可行性的核心要素之一。 (一)資本金定義 依據國發〔1996〕35號文件,資本金是在投資項目總投資中,由投資者認繳的出資額,對于投資項目而言,屬于非債務性資金,項目法人無需…
-
德泓智庫 | 專項債領域的城市更新收入類型剖析
在專項債支持城市更新的大背景下,深入探究其收入類型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基于對公開披露項目(如“中債登”公示的實施方案)的系統梳理,深度解析城市更新專項債項目(主要投向“保障性安居工程及城市更新”領域)在不同細分項目類型下的主流收入類型構成,旨在為項目謀劃、融資方案設計及風險管理提供參考。 一、政策背景及資金支持情況 1、政策背景 財政部在6月4日公示了2025年度中央財政支持實施城市更新行動評選結果,擬支持北京、天津、唐山等20個城市。中央財政按區域對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城市給予定額補助,東部地區每個…
-
德泓智庫 | 破譯城市更新資金密碼:政策、資本與治理的深度協同
在城鎮化率突破65%的關鍵節點,中國城市發展正經歷從“增量擴張”到“存量提質”的歷史性轉折。2025年6月,財政部、住建部公示的中央財政支持城市更新示范城市名單(北京、鄭州、廣州等20城入選,最高獲12億元差異化補助),標志著城市更新正升級為國家戰略級投資領域。這一決策背后,是超60萬公里地下管網老化、城中村人居環境滯后等民生痛點與超萬億資金缺口的深層矛盾,更是通過制度創新破解“錢從哪來、如何花好、怎樣可持續”的系統性探索。 本文基于政策文件與典型實踐,從政策頂層設計的邏輯重構、資金體系的協同矩…
-
德泓智庫 | 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破局 “錢從何來”,創新投融資與收益模式
全域土地綜合整治作為統籌國土空間保護與開發的重要抓手,是推進鄉村振興、優化資源配置的關鍵舉措。在當前財政資源約束加劇的背景下,破解”錢從哪里籌”的核心難題,構建多元化、可持續的投融資體系,成為項目落地實施的關鍵突破口。本文結合政策框架與實踐案例,系統解析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的資金籌措路徑、投融資模式創新及收益實現機制,為行業實踐提供理論參考與操作指引。 一、資金來源:多元渠道協同發力 (一)中央財政補助資金:政策支持的堅實后盾 《耕地建設與利用資金管理辦法》[財農〔2023〕…
-
德泓智庫 | 點“土”成金: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深度解析
在新時代的背景下,土地資源的合理利用與優化配置成為推動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議題。全域土地綜合整治作為一項系統性、綜合性極強的工作,對于優化土地資源配置、促進鄉村振興、推動城鄉融合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將從理論基礎到實踐操作剖析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的相關內容。 一、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的內涵與背景 (一)內涵釋義 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是以縣域為統籌單元,鄉鎮為基本實施單元,綜合運用增減掛鉤、占補平衡等自然資源領域政策工具,通過同步實施農用地整治、建設用地整理、生態修復、農村人居環境改善、歷史文化保護和鄉村…
-
德泓智庫 | 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機制、效應與政策邏輯
一、政策工具的理論內涵與實踐演進 (一)工具定義與功能定位 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是中國政府創新宏觀調控的重要制度安排,其核心功能在于通過政策性銀行市場化運作,以資本金補充或專項債搭橋方式,破解重大項目融資瓶頸。該工具具有三重政策目標:其一,通過不超過項目資本金50%的資金注入,確保基建項目合規落地,避免資金斷檔;其二,發揮金融杠桿效應,以市場化機制撬動民間資本,據東吳證券測算,其投資撬動倍數達12倍,顯著高于專項債的8-9倍;其三,在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間構建傳導橋梁,通過PSL(抵押補充貸款)等…
-
德泓智庫 | 農業領域中央預算內資金申報類型全解析
在 “十四五” 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背景下,中央預算內資金作為政策引導的核心工具,持續為農業現代化注入動力。本文依據最新政策文件,全面梳理13類農業領域中央預算內資金的支持方向與申報要點,為地方政府、農業企業及相關主體提供政策解讀與實操指引。 一、高標準農田和東北黑土地保護項目(含單產提升工程) 1、支持范圍:嚴格遵循建設高標準農田實施方案、全國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國家黑土地保護工程實施方案、玉米大豆單產提升工程實施方案等相關要求執行。 2、支持金額:糧食主產省在高標準農…
-
德泓智庫 | 農發行2025年萬億信貸投向解析與項目融資策略
一、政策背景與金融支持體系構建 2025年,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以下簡稱 “農發行”)以服務國家戰略為核心,持續強化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撐作用。截至 2024年末,該行累計發債籌資規模已超18萬億元,存量債券達8萬億元,為“三農”領域及地方經濟發展奠定了堅實資金基礎。根據年度規劃,農發行2025年資產總額目標將突破10萬億元,計劃投放貸款2.78萬億元,通過差異化信貸政策與專項融資工具的有機結合,重點聚焦6大領域、20類重點項目,形成 “藏糧于地、生態振興、城鄉融合” 三大戰略支點,構建覆蓋全產業鏈的…